文/十塊錢好奇大王
管理學大神斯蒂芬·P·羅賓斯寫過一本《做出好決定》,他羅列的17種大部分人在決策中都會犯的錯誤令我受益匪淺,我在那本書中看到了匆忙的、莽撞的、不計后果的自己,學習到做決策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努力踐行其中并且堅持每天看上兩頁書。
在錯誤橫生的現實里,我們很羨慕別人過正確的人生,卻不曾了解別人在正確背后所做的果斷的決策。比如說我,在2015年的股市里學到很多道理,看著縮水的賬戶艷羨踏對節奏的小伙伴,心想著要是怎么樣怎么樣就好了,但沒有注意到小伙伴在災難面前的勇敢與決心,時隔一年看到由悉尼·芬克斯坦、喬·懷特海和安德魯·坎貝爾合著的《避開錯誤決策的4個陷阱》,不禁唏噓,哪有什么正確的人生啊,你能看到的都是避開陷阱的結果。
在《打草稿》、《開發故事創意》中,作者都建議尋找小伙伴一起寫作,因為眾人拾材火焰高嘛,然后我最近看的書都是合著的,合作書的內容和視角確實很全,包括這本《避開錯誤的4個陷阱》,章節不算多,不過蠻豐富的。
我們說要避開決策的陷阱就能做出好決定了,那首先我們得知道什么是決策的陷阱,我今天也只想給大家說這四點,至于如何避開,你們得去看書,我不會劃重點的喲!
[誤導性經驗]
經驗特別會誤導人,盡管經驗是十分寶貴的。這兩天比較火的東方網總編對騰訊的公開信中,就是典型的“我以前的經驗是這樣的你現在居然不承認你是不是要上天了?”這位總編認為按照流程申訴是一件很天真的事情所以選擇了走關系,殊不知騰訊并不吃那套,我們不能否認這位總編在處理問題上有很多經驗,但他沒有考慮到的是新媒體之所以為新的原因,貿貿然發出一封公開信,在發達的網絡社會令人貽笑大方。
[誤導性預判]
預判通過我們給思想搭上情感標記的方式而影響決策。在互聯網大潮中,萌生了很多企業,比如說目前已經關閉的神奇百貨,他們拿到千萬投資的時候我特意去了解了一下他們的商業模式,我認為就是簡單的買手app,我來挑新奇特你來買單,這樣都能拿到千萬融資我真是瞠目結舌了,投資人對這個項目的預判是什么?難道僅僅因為創始人是一個17歲的神奇少女嗎?
[不適當的個人利益]
為了錢,朋友可以攻擊朋友,如果沒有傷害,那說明錢不夠多。朋友都這樣了,何況是陌生人?可能說的比較殘酷,但現實也經常來證明這個道理。比如說安然公司的倒閉,當時學這個案例的時候我們都很唏噓,那么大一個公司說倒閉就倒閉,那么多員工的養老金說沒就沒,歸根到底就是高管層過度攫取自己的利益不管員工死活的典型案例。再說說那個女明星貪污的媽,因為個人私利毀掉了很多家庭,說她冷血無情,但我們誰都不知道在金錢的誘惑面前我們自己是否能控制自己的雙手。
[不適當的情感依附]
有時,感情會蒙蔽雙眼。這里我說一個案例,三星第二任董事長李健熙在上任后想要涉足汽車制造領域,當時汽車制造工業的發展速度遠遠低于電子工業,李健熙做出這個決策的理由就是他是一個汽車愛好者,結果競爭對手們搞破壞、政府不支持、汽車的大環境還開始惡化了,三星的汽車業務以慘敗告終,李健熙董事長這愛好真的是很燒錢,他對汽車的情感依附讓他損失了好多錢。在現實中,男男女女的情感依附的案例就更多了。
以上4點,是錯誤決策的4個陷阱,能避開它們,你就離正確的人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