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人格分裂
英文:personality disorder
種類:精神疾病
相關電影:[你好,瘋子](2016)、[搏擊俱樂部](1999)、[致命ID](2003)、[宿敵](2013)
——基本釋義——
①精神疾病
——詳細釋義——
人格分裂的專業學名為分離型身份識別障礙。它是臨床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中最具爭議、最奇妙,也是最令人著迷的精神障礙之一。
患者通常具有多重獨立的身份或人格,有些患者甚至擁有十幾種,甚至幾十種以上的人格。
▲[致命ID]中,一個精神病人腦海中分離出10個不同的人格,屬于最典型的人格分裂題材
在同一個體中,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身份或人格。這些人格可能有不同的年齡、性別、生理反應以及說話和溝通方式。
[你好,瘋子]便是一部講述“人格分裂”的華語電影。它改編自同名話劇,講述的是七個身份、性格迥異的人,被迫齊聚一堂,證明自己是正常人的故事。
▲一般情況下患者本身并未意識到另一人格的存在
這七個人的身份分別是老師、醫生、律師、出租車司機、記者、公關和銀行職員,每個人的背后都可以引出一連串的現實困境與人格缺陷。
杜琪峯曾在[神探]里,把一個人內心世界隱藏的分裂人格全部拍了出來,用真人去表現它們。
▲同樣,[你好,瘋子]用七個身份鮮明的人物,濃縮了一個社會里多變的人生形態
導演自己也稱這七個人的七種性格可以代表一個人內心隱藏的分裂特征。他們受不同的現實環境所激發,產生不同的表現。
如果真把他們看作是精神病人的話,那這不同的表現就是疾病的臨床癥狀。
由于極度的生活壓力、人生際遇等諸多原因,人們通常會為自己創造出,一個或多個和本身性格截然相反的人格來保護自己,實現某種心理需求。
▲[驚魂記]中的諾曼·貝茨是具有雙重人格的角色,他就是因為內心充滿弒母的罪惡感,而幻想出一個“母親”的形象
[你好,瘋子]中的主角安希因童年的不快樂、成長中的不順利,以及情感中的背叛等環境因素,導致了精神分裂,幻想出一群與人生經歷相關的人格,陪伴自己一起生活。
▲壓力、教條化、程式化的生活、隱忍和壓抑是該病的誘因
但由于人性的缺陷和精神的不穩定性,狂暴的附屬人格往往會影響到主人格的情緒。
按照榮格的“陰影”學說,每個人都有邪惡的一面。在適當的外力誘導下,那些黑色元素則會竭力地掙脫出來。
▲[你好,瘋子]里,安希無法忍受七個附屬人格之間的爭斗,最終選擇結束這些人格的存在
這類電影中的性格突變,從心理上對人的摧毀是最嚴重的。但這種戲劇性的情形卻是導演們喜歡涉獵的。
——反義——
[一級恐懼]里,嫌疑人阿倫(愛德華·諾頓飾)以人格分裂為由,擺脫司法的制裁。但實際上,阿倫只是利用自己精湛的演技,騙過了所有人。
▲愛德華·諾頓最后一絲詭異的微笑,將劇情反轉,無疑也是導演對這類“人格分裂”電影的一次反類型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