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身懷六甲”,在《辭海》里浸淫已久的文字君首先就聯想到了另一個詞“花甲之年”。都知道在古代“花甲”指的是六十歲,“身懷六甲”會不會就是對肚子里的孩子健康長壽的美好祝愿而已呢?
身懷六甲是什么意思
身懷六甲,即古代稱女子懷孕。傳說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個甲日,是上天創造萬物的日子,也是婦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稱女子懷孕為身懷六甲。
/不是這個花甲,呵呵/
但轉念一想又不對,中國古代歷法以六十年為一循環,一循環就是一甲子,六十歲只能算“一甲”,“六甲”是要向天再借五百年嗎……
那么,“六甲”到底是指什么呢?詞典里是這樣解釋的:
“傳說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個甲日,是上天創造萬物的日子,也是婦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稱女子懷孕為身懷六甲。”
加上古籍《隋書·經籍志》中有書名為《六甲貫胎書》,可知“六甲”確實是跟受孕有關。
實際上,“六甲”這兩字連用最早出現在漢代,由于古代陰陽論的發展,人們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很多事情都套以陰陽兩分,并通過不同的循環和數字把冥冥中的規律總結出來。
這在歷法和音律上表現得最為明顯。歷法和音律之間有不少共同之處,像五、六、九這幾個數字在兩者中都怒刷存在感。古代十二個半音音階中,六個單數的音叫作“律”,六個偶數的音叫作“呂”,合起來統稱“律呂”。
從簡單的五音,通過和九、六相關的運算得出這么多的音節。所以在古人看來,“九六,陰陽夫婦子母之道也”,代表著周而復始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