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靈性操練
英文:Spiritual Exercises
宗教:基督教
詞性:修行
發明者:羅耀拉
相關電影:[沉默](2016)
——基本釋義——
①基督教門徒的修行
②由羅耀拉發明
③安德魯·加菲爾德拍攝[沉默]前的功課
——詳細解釋——
靈性操練十分有來頭,由天主教耶穌會創始人羅耀拉于1520年設計出,傳給徒子徒孫,將基督徒發揚光大。
據說是想著自己陪在耶穌左右,和他說話、祈禱、行走,歷經背負十字架的那路苦難,還要置身在地獄飽受折磨的靈魂中。
▲斯科塞斯對“信仰”很講究,尤其是他要拍兩個17世紀的傳教士。“對信仰的思想斗爭”在他看來得先有信仰,才能有斗爭(圖為[沉默]片場照)
馬丁找了牧師詹姆斯·馬丁幫忙,后者是美國一家大型教會周刊的作者和編輯。
他們在斯科塞斯的家里長談了好幾次,而那兩個傳教士(加菲爾德和德賴弗)則需要重點照顧。
▲你很難把加菲爾德和靈修、信仰、教會聯系起來——馬丁的調教讓前者過足方法派的癮(圖為[沉默]片場照)
“加菲爾德神父”要修仙,搞一種被他們基督徒叫做“靈修指導”的玩意兒,全身心投入。
閉關修煉的地方在倫敦郊外,跟一個世外高人模樣的猶太神父學的“靈性操練”。
▲尼森是愛爾蘭長大的天主教徒,又演過[教會],出演宗教題材的經歷比兩個小輩豐富(圖為[沉默])
尼森想起了大半年前剛剛去世的丹尼爾·貝里根:“丹神父拍戲的時候愛對我說,你知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體驗派,其實就是建立在羅耀拉的靈性操練上的嗎?為這,我愿意費大力氣和你們一起來搞拍戲——對我是真正有用的。”
▲就像羅伯特·德尼羅為了[憤怒的公牛]練打拳一樣,加菲爾德開始熟悉教會的儀式、戒律,試圖在表演前提前體驗真實,表演才會真實(圖為加菲爾德在準備[沉默]時的街拍)
加菲爾德有了導師,學習心得體會都要報告給馬丁牧師聽——靈修指導,用電郵、用Skype,充分享受科學的便利,以便更好為宗教信仰服務。
這還不算,北威爾士的圣布諾耶穌教會中心也要去,七天的靜修,課程表都排滿了。
▲加菲爾德表示:“如果有十年,那么我表演羅德里格茲神父的準備就會充足很多。”(圖為[沉默])
經過靈修,加菲爾德覺得自己身心里外一空,這種準備工作持續了將近一年。等到臺灣開拍的時候,這種東西就自然而然的從他自己身上就出來了。
——增訂——
加菲爾德在[沉默]中的同伴亞當·德賴弗為了演好角色,減重接近23公斤。
▲早些時候,德來弗(圖左)和加菲爾德在圣布諾一起修煉——后者比他早到兩天,已經開始靜修
德來弗和加菲爾德待在維多利亞時期的哥特式建筑里,詩人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的故居——這位也是個教徒。
雖然是共同靜修,但倆人都發了沉默誓言,只在食堂吃飯碰到招個手而已。